2475单万亿资本并购调查:一半上市公司已出手

  2475单并购万亿资本调查:全民并购 一半上市公司已出手,跨界猫腻多泡沫形成

 

  这波凶猛并购潮,主要由中小板、创业板民营上市公司来主导,多为2009年IPO第7次重启以来的次新股。各路资金共享利益链,市值管理跨界妖魔化,并购正在变味

 

  理财周报重大课题研究组 丁青云/撰述

 

  你是否注意到,A股已经进入了并购机器时代,大规模、专业化、自动化的工业流水线生产时代。

 

  每一天,至少有5.8单并购公告出炉,几乎所有行业的上市公司都绞尽脑汁并购,难以计数的标的被一次次筛选,投行们的邮件里十有八九提到并购。

 

  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9月10日,A股1376家公司共发起2475单并购。952项新资产已经进入上市公司体内,它们价值几何?如何发酵,是否能达到并购预期?

 

  1444项新资产正准备注入上市公司,其中究竟有多少优质资产?定价估值是否合理?有79项资产并购失败,失败的原因是什么?

 

  这对中国资本市场而言,是天问。

 

  全民并购:2475单并购万亿资本账单

 

  这波凶猛并购潮,主要由中小板、创业板民营上市公司来主导。这些主导者,多为2009年IPO第7次重启以来的次新股。

 

  也许,这还不是最疯狂的时代。

 

  放眼整个资本市场,并购成为最主流的动词。理财周报重大课题研究组统计发现,2013年7月1日至2014年9月10日,A股1376家公司发起并购,正在进行、已经完成、失败的并购事件共计有2475单,几乎达到2013年同期的2倍,涉及金额逾万亿。在这2475单并购中,有1444单正在进行,有952单已完成,有79单以失败告终。

 

  2013年下半年以来掀起的并购狂潮,在2014年成倍推高,波澜壮阔。这相当于平均每一天有5.8单并购正在发生,A股超过一半的公司至少并购过一次,另一半的上市公司也跃跃欲试。

 

  而监管对并购审核的放开,也极大地提高了并购效率,催生出各种灵活的交易方式和新花样。

 

  “最近一周审六单,还是很快的。并购这个东西,中间拖的时间太长,变数越大。”华东某知名投行并购部人士透露,“今年7月份证监会[微博]大尺度放开并购审核后,效率大大提高。”数据显示,自7月11日证监会并购新政以来,不到三个月内,A股上市公司并购空前爆发,发起并购高达620项,平均每天10单。

 

  如果说去年并购是手游传媒几个领域春暖花开,今年则是全民爆发。

 

  “现在可以说是全民并购。几乎所有的PE都在转型做并购,上市公司,券商直投,投行、会计师、律师,但凡有市场资源的人,几乎是全员参与。只要有并购一副牌,不管好不好,都能拉几个涨停。按照海外经验,并购成功率其实很低,但你根本就挡不住。”摩盛资本董事总经理张晓勇说。

 

  并购如此火爆表层逻辑并不复杂。在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曹紫婷看来,一是并购政策驱动,监管放开。二是IPO排队时间过长,几近停滞。三是新兴产业,如移动互联网、医疗、文化、传媒、互联网金融成为市场中心热点。

 

  从深层次看,产业升级是并购浪潮最重要的诱因。历史证明,产业升级总是伴随着并购风潮,两者互为驱动因素。美国从19世纪末至今经历了5次并购浪潮才有今日格局,其并购方向先后经历了横向并购、产业链并购、跨界并购、杠杆并购、跨国并购五个阶段。

 

  这波凶猛并购潮,主要由中小板、创业板民营上市公司来主导。这些主导者,多为2009年IPO第7次重启以来的次新股。

 

  这些上市三到五年的民营公司,面临主动或被动接受产业升级。不少传统行业上市公司,盈利能力比较弱,已经遇到了规模天花板,且在上市前已大量透支了业绩。这倒逼着上市公司老板通过并购,做产业升级来维持业绩高增长来缓解压力。

 

  从直接利益诱因看,市值管理对上市公司老板有致命吸引力。“不管并购什么,几个涨停很正常。老板很看重股价,股价一跌,老板身家也往下跌,老板在银行是有贷款的,银行就可能要求要增加抵押物。”广州某知名上市公司投资并购部负责人说。

 

  并购,也成为资本市场最好的兴奋剂。理财周报重大课题研究组研究发现,这1376家发起并购公司并购以来(截至9月10日)的平均涨幅高达70.7%,而同期上证指数涨幅仅13.25%。